在高分子材料领域,为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性能需求,将硅橡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改性成为研究热点。通过共混,可综合各组分优势,开发出性能更优异、功能更丰富的新型高分子材料。
硅橡胶与聚烯烃的共混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。聚烯烃具有成本低、加工性能好等优点,但耐候性、柔韧性欠佳。将硅橡胶与聚烯烃共混,可有效改善聚烯烃的柔韧性与耐候性。例如,在聚乙烯中加入适量硅橡胶,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,低温韧性增强。同时,硅橡胶的耐紫外线与抗氧化性能赋予共混物更好的耐候性。扫描电镜(SEM)观察发现,硅橡胶在聚烯烃基体中呈海岛结构分散,两者界面存在一定相互作用,协同提升材料性能。研究还表明,添加相容剂可改善硅橡胶与聚烯烃的相容性,进一步优化共混物性能。
硅橡胶与聚氨酯的共混也是研究重点。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磨性,但耐水解性较差。硅橡胶的引入能提高聚氨酯的耐水解性,同时增强其柔韧性。在一些高性能涂料与弹性体应用中,硅橡胶 - 聚氨酯共混材料展现出独特优势。通过调整共混比例与制备工艺,可调控共混物的硬度、弹性模量等性能。动态力学分析(DMA)显示,共混物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,分别对应硅橡胶与聚氨酯相,表明两者形成了微观相分离结构,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协同。
此外,硅橡胶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共混也备受关注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与耐化学品性,与硅橡胶共混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胶粘剂与密封材料。共混体系中,硅橡胶改善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柔韧性与耐温性,而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提高了硅橡胶的粘附性能。热重分析(TGA)与拉伸测试结果表明,共混物的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得到了综合提升。
在共混改性研究中,新型共混技术不断涌现。反应性共混通过在共混过程中引入化学反应,如接枝、交联等,增强组分间相互作用,提高共混物相容性与性能稳定性。纳米共混则将纳米粒子引入硅橡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体系,利用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与高比表面积,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力学、热学等性能。这些前沿研究为硅橡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开辟了新路径,推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。
低压缩永久变形液体硅橡胶 IOTA M3054系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