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航空航天、核能等领域,硅橡胶材料常常面临极端辐射环境的考验,如宇宙射线、高能粒子辐射等。深入研究硅橡胶在极端辐射环境下的性能演变规律及防护机制,对于保障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。
当硅橡胶受到辐射时,辐射能量会与硅橡胶分子相互作用,引发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,导致其性能发生改变。在低剂量辐射阶段,辐射主要引发硅橡胶分子链的交联反应。辐射产生的自由基促使分子链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,交联密度逐渐增加。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硅橡胶的硬度和模量上升,拉伸强度有所提高。例如,在模拟低剂量宇宙射线辐射的实验中,经过一定时间的辐射后,硅橡胶样品的硬度提升了 10%-20%,拉伸强度提高了约 15%。然而,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,分子链的降解反应逐渐占据主导。高能辐射会打断硅橡胶分子链中的硅氧键,导致分子链断裂,分子量降低。此时,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,表现为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幅降低,材料变得脆弱易断裂。当辐射剂量达到一定阈值时,硅橡胶的弹性丧失,无法再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。
为了提高硅橡胶在极端辐射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,研究人员探索了多种防护机制。添加辐射防护剂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。辐射防护剂能够捕获辐射产生的自由基,抑制分子链的降解反应。例如,某些含氮、含硫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辐射防护剂添加到硅橡胶中,在辐射环境下,这些防护剂分子中的活泼基团能够迅速与自由基结合,减少自由基对分子链的破坏。实验表明,添加适量辐射防护剂的硅橡胶在高剂量辐射下,其拉伸强度的保持率比未添加防护剂的样品提高了 30%-40%。此外,通过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改性,如涂覆具有屏蔽辐射功能的涂层,也能有效阻挡辐射能量的侵入。一些含有金属氧化物(如氧化锌、二氧化钛)的涂层,能够吸收和散射辐射粒子,降低辐射对硅橡胶内部分子结构的影响。在核能设施中的硅橡胶密封件表面涂覆此类涂层后,其在辐射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,有效保障了设施的密封性和安全性。
医用液体硅橡胶 IOTA-LSR95 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