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  网站首页    公司新闻    硅橡胶材料的自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景

硅橡胶材料的自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景

阅读量:361 img

自修复材料通过模仿生物组织再生能力,可自主修复微裂纹,延长使用寿命。硅橡胶凭借分子链柔性和化学活性,成为自修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。


1. 动态化学键驱动自修复
在硅橡胶中引入动态共价键(如二硫键、酰腙键)或超分子作用(如氢键、π-π 堆积),构建可逆交联网络。当材料受损时,外部刺激(如加热、光照)触发键的断裂与重组,实现裂纹愈合。例如,含二硫键的硅橡胶在 80℃下加热 30 分钟,拉伸强度恢复率可达 85%,适用于航空航天密封件的原位修复。
2. 微胶囊封装修复剂
将修复剂(如硅氧烷预聚物)封装于微胶囊中分散在硅橡胶基体中。裂纹扩展时,微胶囊破裂释放修复剂,在催化剂作用下交联固化。实验显示,添加 5 wt% 微胶囊的硅橡胶可自主修复 0.5 mm 深的划痕,修复后透光率恢复至 95%,适用于光学器件的自修复涂层。
3. 仿生结构自修复
受贻贝黏附蛋白启发,在硅橡胶表面接枝多巴胺衍生物,形成具有可逆黏附性的界面层。当材料分离时,界面层通过二次交联重新结合。这种仿生自修复硅橡胶在潮湿环境下的黏接强度可达 1.2 MPa,可用于水下设备的密封修复。



气相中透液体硅橡胶 IOTA LSR80系列

为您推荐

    在线QQ咨询,点这里

    QQ咨询

    微信服务号